先辈曾言:“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州大学红色活动小队——薪火流传队,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的主题活动,邀大家寻找红色痕迹,讲述红色经典,传承革命意志,在探寻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忆苦思甜。
浏览无锡革命简史
2月初期,小队成员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院一层西面的无锡革命纪念馆。进入到陈列馆里,队员们从心底升起的就是庄严与肃穆。 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壮丽而又雄伟的建筑物,一条由25根坚固的柱子支撑着的花岗岩长廊横卧大楼东西,它象征着英勇的无锡人民所走过的那条既曲折又坚实的道路。
沿着这条走廊前进,就能清楚看到无锡的革命史。馆内用于保护的加湿器,将湿润的水汽喷洒在脸上,带来了凉意,却带不走内心的骄傲与激动。
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1927年江苏无锡东北乡万余农民在中共无锡县委领导下,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许多共产党员、革命左派人士及无辜的工人、农民关押或惨遭杀害。
在经过牺牲,离别,失去,历经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无锡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也迎来了历史的希望。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一部无锡革命简史告诉我们,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俱进,书写更辉煌的未来。
浏览无锡革命简史馆有感
在参观完简史馆后,大家被一幅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桩桩感人至深的往事所震撼,更为无锡人民为民族解放忘我奉献、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所感动。通过参观,仿佛看到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斗场景。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较,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只有时代在变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没有变!——智造191乔新秀
探寻抗日山
在年前,小队成员们来到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班庄镇王洪村夹谷山南端的抗日山。抗日山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是我国唯一一座用抗日山来命名的烈士陵园。
走进去,一座巍峨的纪念广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一靠近这里,我们就会被
它无形的气场所折服。仿佛是一位戍守边疆的战士等着被人民检查。
抗日山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它精美的建筑,更是它建筑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含义。例如在陵区中有8个坡段363级台阶,它的寓意是8年全国抗战。
访抗日山有感
参观完抗日山后,我们不由感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士兵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应该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祖国,为家庭做出贡献。——电气203华晓倩
丰县张后屯红色革命文化基地
2021年二月,队员们来到了丰县张后屯红色革命文化基地,丰县张后屯村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处,曾是湖西重点扶贫村。
访抗日山有感
参观完抗日山后,我们不由感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士兵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应该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祖国,为家庭做出贡献。——电气203华晓倩
丰县张后屯红色革命文化基地
2021年二月,队员们来到了丰县张后屯红色革命文化基地,丰县张后屯村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处,曾是湖西重点扶贫村。
在村中整齐的农家院落中间,两间土坯的东厢房静静地矗立红色广场上,这里就是中共丰县县委旧址。低矮古旧的房子,简陋的家具,仿佛还在诉说着抗日的艰辛。当年老区的人民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利用地道和前来扫荡的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张后屯村地道边历经近百年风雨的棵棵榆树间,仿佛还闪动着战士们的身影,回荡着阵阵枪声。
访张后屯有感
2021年2月,我们参观了抗日山,在这场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四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虽然我们离开了张后屯,但是那里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为祖国解放不惜生命的牺牲精神却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里。那里的一幅幅图画,一处处遗址,还有一个个实物……它们都在彰显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追求自由,为抵抗侵略,为保卫家园而不怕苦不怕死的伟大精神。“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听党安排,坚决跟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装备201王琪
除了线下对这些红色基地的实地考察、了解红色历史和人物,薪火流传队还在线上以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走访和考察的交流。经过线上的组内讨论,确定分享文案及方式,使身边的人更加了解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让新时代青年们共同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壮阔壮美,也给予了奋发向前的坚定力量。传承红色文化,担当复兴重任。
中国常州网:http://news.cz001.com.cn/2021-02/25/content_3898272.htm
(编辑:刘博)